据海关统计,今年上半年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.79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.9%。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顶压前行,规模稳中有增、质量优中有升,成绩实属不易。尽管面临外部不确定性,但多元稳定的市场、创新优质的产品、应变求新的外贸主体,让中国有底气、有信心、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。
呈现五个方面特点
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外贸在复杂环境下顶住压力、保持动力、展现活力。
在7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,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:
外贸规模稳定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的台阶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从季度走势看,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.5%,比一季度加快了3.2个百分点,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。
外贸“朋友圈”更加多元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11.29万亿元,增长4.7%,占进出口总值的51.8%,较去年同期提升0.9个百分点。其中,对东盟进出口3.67万亿元,增长9.6%。
出口动能向优向新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.8万亿元,增长9.5%,占出口总值的60%,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.2个百分点。其中,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,代表绿色低碳的“新三样”产品增长12.7%。
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。随着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政策持续发力,二季度进口转为正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石化、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,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较快增长。
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释放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.8万家,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,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.3万家。其中,民营企业54.7万家,进出口增长7.3%,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。
结构优化质量提升
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我国进出口已经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10万亿元以上,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亿元。“6月份的进出口规模3.85万亿元,增长5.2%,规模是历史上月度进出口的第二高位。”王令浚说。
外贸商品、外贸主体、外贸伙伴等结构均不断优化。
“上半年,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.2%,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。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品牌打造,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,自主品牌比重达32.4%,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.2个百分点。”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,越来越多企业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,“量体裁衣”提供差异化、定制化产品。比如,对供电紧张地区,针对性研发了太阳能充电手机;对沙漠地貌较多地区,推出了防沙尘、耐高温发动机,得到了海外客户的点赞和好评。
另一项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二季度,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,增速持续领先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民营企业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,上半年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,增速较全国整体高了4.4个百分点。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前500大企业中,民营企业已占据218个席位。
结构优化还体现在贸易伙伴更加均衡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,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。其中,今年上半年对非洲进出口1.18万亿元,增长14.4%,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,增长13.8%。
外贸主体信心回升
外贸保持稳定增长,离不开政策支持。据介绍,海关总署牵头,会同20个部门及25个试点城市,于今年4月启动了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,全力推动29项措施落地落实,努力营造更加快捷便利、更加畅通高效、更加协调透明的口岸营商环境,激发企业活力、稳定外贸增长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“我们优化监管模式,简化通关流程,大力推进铁路快速通关业务,持续提升航空口岸通达效率。加强对重点港口集装箱装卸量变化监测调度,深化进出口货物‘船边直提’‘抵港直装’‘离港确认’等监管模式创新,积极推进铁海联运‘一单制’‘一箱制’。上半年,全国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,增长11.3%。”吕大良说。
今年上半年,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6.32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2.4%,已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。这意味着,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,在华的外资企业仍然坚持深耕中国、信心不减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达到了7.5万家,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。
最新一期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结果显示,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都连续两个月回升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,在政策措施的精准落地上下功夫,在成效评估和复制推广上下功夫炒股选配资,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,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,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获得感、满意度。”吕大良说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